• 首页
  • 澳门电子城手机app系统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澳门电子城手机app系统 > 新闻动态 > 抑郁症: 父母如何避免女儿成为讨好型人格?

    抑郁症: 父母如何避免女儿成为讨好型人格?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8:20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    来访者阿媚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女生,长女,有一个小两岁的妹妹,父亲长期在外打工,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。

    阿媚和室友总是亲近不起来,感到很孤单,很想和室友处理好人际关系,可是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、做什么,与室友相处很紧张、不自在,也担心自己说错了话会让室友不高兴。

    阿媚身材中等,稍胖,皮肤偏黑,衣着朴素,行为拘谨,眉头紧锁,语速较慢。

    大一下学期,作为学生干部的阿媚,由于班级工作与同学产生矛盾,开始情绪低落,经常暗自流泪,深感失望和无助,晚上常入睡困难。

    渐渐地,阿媚上课也无精打采,注意力不集中,期中成绩班级倒数。

    班委工作也无心去做,经常感到内疚,觉得对不起所有关心她的人,每天躺在寝室不愿与人交流,感觉活着没意义,有轻生意念。

    阿媚因在学校无法待下去,遂请假回家,却突然变得异常兴奋,见人就打招呼,热情地找人聊天,别人在跳广场舞就跑去捣乱,经过十字路口强行闯红灯。

    阿媚长期和母亲生活在一起,母亲喜欢包办代替为她做很多生活上的事,即使到高中,连洗澡水都给她准备好,过度的照顾使得她很多事情都不会做。母亲喜欢拿阿媚的短处和邻家孩子作比较,阿媚感觉自己很没有能力,很自卑。

    阿媚与父母的关系始终亲近不起来,不能放松自如地与父母交流。

    她从小也不愿与他人交往,习惯一个人呆在家里,一直也没什么要好的朋友。

    阿媚遇到很强势的同桌,在学校也是仅有的和她亲密的人,为了维持关系,与同桌相处一味地妥协、退让。

    阿媚刚来咨询很拘谨,语速慢,话也少。

    我采用温暖、真诚、尊重和支持的基本态度,主动与阿媚建立关系,给她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,逐渐地她愿意打开自己。

   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,帮助阿媚意识到自己存在扭曲的想法,逐步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。

    这么多年来坚守这个信念是有好处的,而有时也会带来冲突、疑惑。

    在不同情境下,阿媚能灵活使用就没有问题,如果很僵化使用,就会给自己内心带来冲突。

    室友想逃课,要求阿媚在老师点名时替她答“到”,阿媚考虑到两人学号只隔一个人,冒充答“到”很容易被老师发现,就拒绝了室友的要求。

    当室友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时,阿媚委婉地跟室友说“不”,并友好地解释原因,室友是能理解、能接受的,并没有破坏与室友的关系。

    阿媚更愿意相信有些情况下需要去帮助室友,而有些情况下也可以拒绝室友。

   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媚的病理性记忆,她回忆起与同桌以往相处的过程,同桌是如何欺侮她的。

    我对阿媚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,阿媚意识到同桌一直都很强势霸道,在班级充当大姐大的角色,同学们都要听她的。

    相比之下,同桌对她还比其他同学友好。阿媚忽视了同桌对她其实比其他同学好,坚信自己就是一个软弱好欺侮的人。

   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,阿媚顺利地返回了学校,她的情绪稳定,即使偶尔出现波动,也很快能调整或者去解决问题。

    现在阿媚和室友说话不再拘谨了,能轻松地和她们说说笑笑,也敢说“不”了,也敢 “反抗”了,遇到不公正的待遇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委曲求全,可以做到对室友说的一些话不太在意了。

    学业成绩得到了很大提高,阿媚还给一个中学生教功课,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。



    上一篇:没有了

    下一篇:没有了